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 姓名 | 学院/所学专业 | 入学/毕业时间 | 学号 | 
| 惠翔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2020\2024 | 202031010333 | 
三、指导教师
| 姓名 | 学院/所学专业 | 职务/职称 | 研究方向 | 
| 蒲晓林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博导、教授 | 油气井工程 | 
| 刘鹭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助理研究员 | 油气井工程 | 
四、项目简介
深水钻井液技术作为深水油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解决深水复杂地层井壁失稳、低温流变性调控、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等技术问题。本项目基于聚合物流行调节剂的研制,制备一套深水用恒流变油基钻井液体系,以维持4~80℃条件下钻井液流变性变化幅度小于30%。深入分析油水比、乳化剂、有机土、润湿剂、加重剂等加量油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数学方法研究建立不同因素对流变性影响权重方程,为深水钻井液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成果类别 | 成果名称 | 相关团队成员 | 相关指导老师 | 备注 |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深水钻井液参数预测软件 | 李建宇 张继 赵新杰 | 刘鹭 |   |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石油钻井用钻井液循环进化利用装置/一种模拟水平井段滤饼可控实时清除装置 | 李建宇 张继 赵新杰 | 刘鹭 | 
 
 | 
中国深水钻井液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深水钻井费用高昂,所用钻井液应尽可能减少井下复杂情况,从全球所用深水钻井液体系来看,虽然也有水基钻井液成功应用的报道,但深水钻井液仍以矿物油基或合成基等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为主。海上钻井时,考虑到油基钻井液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不允许将钻井液或钻屑直接排放到海中。深水油基钻井液体系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墨西哥湾、西非和南中国海等地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项目的研究围绕“深水”与“恒流变”两词展开。目前国内深水钻井液的研究尚不深入,对油基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的研发较为滞后的研究现状。本项目基于聚合物型流型调节剂的研制,构建一套4~80℃深水用恒流变油基钻井液体系,探究各影响因素对钻井流变性的影响规律,为深水钻井液的设计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深水钻井液技术作为深水油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解决深水复杂地层井壁失稳、低温流变性调控、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等技术问题。本项目深入分析油水比、乳化剂、有机土、润湿剂、加重剂等加量油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数学方法研究建立不同因素对流变性影响权重方程,得出最优化调节剂的配比结论。为现场提供单井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其研究成果在深海油气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符合国家环保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