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徐富强在星形胶质细胞活体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在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徐富强和王杰的带领下,联合磁共振成像与病毒基因改造技术率先提出一种新型基因编码生物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步实现神经元网络(Neuroimage, 2019; Human Brain Mapping, 2021)和星形胶质细胞(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在体水平的无创检测。
[详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国科大苏刚团队在非线性反常热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和朱振刚研究团队在时间反演对称性存在而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体系中对反常热霍尔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此时其线性效应由于昂萨格倒易关系的限制而消失,其二阶非线性效应存在且占主导地位。
[详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李献华当选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前夕,5月13日,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为嫦娥五号月壤分析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等10位科技工作者当选。
[详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物理学院吴佳俊课题组在强子复合度关系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国科大吴佳俊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将温伯格所假定的常数形状因子推广为一般的形状因子,并利用色散方法推广了温伯格的复合度关系。
[详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经济管理学院孙自愿教授在高质量科技创新治理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经济管理学院孙自愿教授的研究团队在企业策略性应对行为研究领域取得研究进展,形成论文《竞争还是普惠?——激励政策选择与创新迎合倾向政策约束》,在《会计研究》2021年第7期上发表,这是经济管理学院在会计科研领域的重要突破。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环境与测绘学院张绍良教授课题组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游憩价值估算方面,课题组采集了徐州市19个城市公园近50万条游憩者手机信令数据,构建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价值估算模型。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材料与物理学院陈凯副教授在人工关节材料仿生设计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水凝胶仿生软骨材料显示出各向异性的微观结构,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0.65 MPa,韧性为52.2 MJ/m3,压缩强度为4.86 MPa,高于其他的各向同性水凝胶以及大多数报道的水凝胶材料。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化工学院曹景沛课题组在生物质温和加氢转化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课题组结合水热法和浸渍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平均孔径和更多外孔的双功能金属/酸Ru/SHZSM-5-100(Ru/SHZ5-100)催化剂。制备的Ru/SHZ5-100催化剂在更加温和的条件下对木质素衍生的二苯醚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氧性能。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安徽大学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唐曦教授课题组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胡存刚教授、曹文平教授课题组在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在氮化镓GaNHEMT方向取得突破。
[详细]
安徽大学 2022-06-01

安徽大学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肿瘤标志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校毛昌杰教授团队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3C2Tx-MXene)为金属源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Ti3C2Tx-PMOF),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领域。
[详细]
安徽大学 2022-06-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