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刘伟: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074    发布时间:2022-05-06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访中国人民大学。此次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发展的长期关怀。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倍感荣光和亲切,这不仅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中国人民大学85年来传承红色基因的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此行重点考察了思政课智慧教室、博物馆、图书馆。在思政课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思政课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重视程度得到提高,鼓励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在校史馆里,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三山四柱”“逆行三千里”等学校历史沿革和教学科研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大师墙,看望了老教授、老专家等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教师的尊重。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图书馆听取了有关红色文献和复印报刊资料等情况的汇报,并在世纪馆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闯出一条新路,最重要的是回答“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

一要从学校维度思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缔造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要始终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传统,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人民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大能力,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二要从学科维度思考,助力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没有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都是无本之木。我们要以中国为观照,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解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这既是理论自信,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要从学者维度思考,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尊重广大教师,多次强调“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广大教师要不断在精通专业知识、提高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四要从学生维度思考,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寄予厚望,这一代大学生正是2035至2050年中国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他们面对这特殊的历史机会,肩负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赛出最好的成绩。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