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安德鲁·帕菲特: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855    发布时间:2022-12-17    分享到:

1671258796391202.jpg

安德鲁·帕菲特


悉尼科技大学是一所公立理工大学,致力于推动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其目标是增进知识、促进学习,开展有影响力的研究以及与行业和社区建立合作共同推动教学。我将与大家探讨伙伴关系的作用以及国际合作如何助力我们解决世界上最严峻的挑战。  

高等教育界要致力于全球参与及合作,我们必须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为实现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共同愿景而努力。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全球化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因此,曾经限于一国之内的危机往往会成为全球性的危机,对全人类产生影响。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尤其在全球卫生、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各国必须同心协力,解决目前我们共同面对的许多棘手难题,而大学在这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的对策正在改变,我们越来越重视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在解决这些重大挑战时的作用。我们与私营企业和其他高校携手,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有益且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

改变通常自下而上发生并且具有联动性。作为教育机构,我们如何弥合差距、推动真正的改变呢?我们相信,答案在于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从我们与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项目和师生双边交流,到我们与深圳市一体医疗科技公司及深圳市奥太科技有限公司的行业合作,所有这些伙伴关系都造福全世界,影响到我们社区的方方面面。我们致力于推动全球合作,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在这些目标的驱动下,全世界凝心聚力,通过前所未有的努力,共同塑造国际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使其具有普世性。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与全球各地的大学和社区合作,包括在越南去除饮用水中的重金属以及在菲律宾为沿海社区开发新的绿色产业。全球合作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在2019新冠疫情危机中,我们看到世界是如何紧密相连,共同应对全球化和经济安全有关的挑战。全球共同努力开发和分发疫苗,参与知识分享和研究,并为那些需要防疫支持的国家提供紧急资金。疫情突显了社会对大学和学者的信任。在整个疫情期间,澳大利亚的大学与政府和卫生当局密切合作,开展学生支持计划、研究能力提升、技能培训以及校园的复工复课等。今天,我们将继续推进这项伟大的事业。借助我们的学术团体和整个机构的良好声誉,我校将与所有人分享知识,从而为全球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和从抗疫中吸取的经验来建设有韧性的城市,改善城市设施,为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考验做好准备。从上海到悉尼,许多城市都在经历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共同的问题并确保社区具有韧性和包容性?全球合作将为最容易陷入贫困、健康和教育平等风险的国家带来大规模的可持续变革。悉尼科技大学的可持续未来研究所,积极与国际非盈利组织,如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开展合作,建立了横跨各洲的全球网络,共享知识和研究。

气候变化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从减少碳排放、获得可持续的食物到加强社会复原力,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当地和国际社会。我坚信大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通过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和科学道德地使用技术等方法,并将其与正确的公共政策相结合,定能攻坚克难,携手应对挑战。但要实现最终的目标,离不开初始的想法以及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寻找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是一项多学科工作。在建造、时尚、建筑、环境科学等行业,悉尼科技大学采用可在全球复制推行的实用方法开展工作,比如我们与欧洲环境署开展合作,对时装和纺织行业创新纤维和循环经济实践进行研究。我们并不是独自在做这项工作,我们与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当地社区的居民合作,因为他们每天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大学无法独自解决。我们绝不能低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大学与商界之间。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更大的行动,谁也无法独立完成。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需要共同努力,探索可持续的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悉尼科技大学同全球大学网络积极开展合作就是一个例子。该网络由26所研究型大学组成,专注于解决科学、文化、健康和社会等领域问题。此外,通过清洁能源与技术中心,悉尼科技大学仅在中国就与超过25所高校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以及相互关联的危机。其中一个危机是贫困。要消除贫困,需要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问题,从而合理分配地球资源。贫困剥夺了个体、社区和国家实现其潜力的机会。联合国新世界发展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可能会使贫困人口增加多达5亿。联合国和G20等组织已经制定了解决贫困问题的议程,虽然逐步取得了进展,但不幸的是,贫困依然存在。贫困、健康和教育不平等相互交织,使得边缘社区缺乏获取资源的机会。悉尼科技大学致力于消灭贫困和减少不平等现象。但现实是消灭贫困需要的不仅是钱,更需要社区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我相信与社区合作不是简单地提供解决方案,可以让个体获得自主权。中国是成功消除贫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过去的40年里,近8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的大学在解决这一难题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政府的专项计划以及中国人民的努力和韧性。世界其他地方可以从中国的成功中学到很多东西。大学和研究人员应基于此分析应对世界巨大挑战的不同方法,并在不同的地区加以应用。虽然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国家,但是,共享资源、利用不同来源的资金、接纳多样化的观点,总体而言是有益的。

国际合作不只是科研,还包括师生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共享,也有利于推动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国际学生的原因所在。国际学生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社区,也为两国储备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国际学生和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丰富了社区的社会构成,促进了城市和地区中心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活力。这些合作创造了高度个性化的全球网络,持续推动着创新。大学拥有建立紧密合作所需的强大基础,但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得更多。全球最大的挑战不分国界,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合作。


【本文系悉尼科技大学校长安德鲁·帕菲特(Andrew Parfitt)11月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