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春:夯实“中国职教品牌”走出去的根基——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与实践
郑清春
鲁班工坊是在教育部等部委大力支持与精准指导下,天津原创并率先实践的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致力于培养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2022年8月,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期间全国首批25个鲁班工坊运营项目正式揭牌,标志着鲁班工坊由地方项目正式成为国家品牌。
一、鲁班工坊建设内涵与标准
鲁班是中国2500年前的工匠、发明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和我国古代技能大师的代表。鲁班工坊搭建了中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合作交流的实体桥梁,以创新引领实践,以实践丰富内涵。 鲁班工坊的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是品牌:培养合作国家当地熟悉中国技术、产品、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国际知名品牌。二是特征: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学历教育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技术技能培训。三是模式: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政府间合作落地实施。四是内容: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教学模式,以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国产化高水平实训装备为重要载体,以“师资培训先行”及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必要保障。五是原则:平等合作、因地制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 围绕鲁班工坊建设内涵,天津市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定位和宗旨、办学基础、场地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和办学成效共8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若干具体观测点在内的鲁班工坊项目建设标准,有效指导和规范项目实施。 二、鲁班工坊建设历程 2016年3月8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成第一个鲁班工坊。2017年5月18日,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在英国建成欧洲第一个鲁班工坊。2019年3月28日,非洲首家鲁班工坊在吉布提揭牌运营。迄今天津市已先后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肯尼亚、南非、马里、尼日利亚、埃及、科特迪瓦、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保加利亚、摩洛哥等亚非欧三大洲19个国家建成20个鲁班工坊。此外还有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加纳等在建项目。 三、鲁班工坊建设意义非凡 (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坚定举措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布要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葡萄牙期间,亲自见证葡萄牙鲁班工坊签约。2019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埃及总统塞西,提出中方将在埃及设立鲁班工坊,向埃及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未来三年将在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所鲁班工坊。天津市委、市政府主动服务我国总体外交战略布局,以“天津之为”奋力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品牌,将建设鲁班工坊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二)有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项目 鲁班工坊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合作国家产业发展需求,服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培养合作国家经济产业发展亟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的创新成果,为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国际产能合作影响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服务要素。 (三)深化中外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 鲁班工坊采取“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方式,将中国优质职业教育和中国优质产品技术输出国门与世界分享,合作共建、互学互鉴,在职业教育领域搭建技能传播与人文交流的平台,将有利于促进合作国家青年就业和民生改善,有利于促进合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鲁班工坊建设的“天津实践” (一)建立推进机制 为加强鲁班工坊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天津市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市教委、市发改委、市外办、市财政局等11个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鲁班工坊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领导亲自推动工坊建设,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了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启运仪式;时任市长张国清为葡萄牙鲁班工坊揭牌。 (二)强化政策支持 教育部将鲁班工坊建设列入“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进行大力支持。天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八项举措》《关于推进我市职业院校在海外设立鲁班工坊试点方案的通知》,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鲁班工坊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将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鲁班工坊列为市政府重点工作,设立了鲁班工坊项目专项资金,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海外试点设立鲁班工坊;开辟了鲁班工坊项目建设“绿色通道”,项目工作人员不列入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 (三)创新建设模式 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推进鲁班工坊建设。一是依托校际合作建设鲁班工坊。如泰国鲁班工坊、葡萄牙鲁班工坊,以天津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为基础,在海外选择优质合作院校共同建设而成。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建设鲁班工坊。如肯尼亚鲁班工坊、南非鲁班工坊,与华为公司合作,致力培养本土化的ICT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依托政府间的战略合作项目建设鲁班工坊。如柬埔寨鲁班工坊和吉布提鲁班工坊都属于此列。三种方式共同之处在于紧贴合作国国情民情,因地制宜,给当地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 (四)加强研究推广 在教育部指导下,天津市成立了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制定《天津市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建设方案》,持续优化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运行机制,落实研究与推广中心建设资金300万元,开展理论与政策研究、质量监控与评估、教师培训与资源开发、成果宣传与推广。设立了20个专项研究课题,出版《鲁班工坊建设与发展》年度报告;系统研究制定鲁班工坊建设与评价标准体系,推动鲁班工坊全过程质量监控评估管理;设立鲁班工坊师资培训基地,开发和组织多层级多类型的师资培训项目;依托鲁班工坊中英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等线上和线下渠道,加强对鲁班工坊发展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升鲁班工坊品牌影响力。 五、鲁班工坊建设成效显著 (一)服务国家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 鲁班工坊实现了中国标准、中国模式、中国装备与中国方案的整体输出,彰显了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精神与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在国内外形成巨大影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得到合作国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对天津在亚非欧三大洲建成17家鲁班工坊给予高度肯定。2022年8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访问塔吉克斯坦期间与塔外长穆赫里丁共同出席见证了塔工坊场地落成典礼。 泰国政府授予天津渤海职院“诗琳通公主奖”,天津市政府授予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原院长哲仁“天津海河友谊奖”。英国鲁班工坊受邀掌勺首相府中国农历新年招待会“年夜饭”,吉布提总统盖莱表示鲁班工坊是中国送给吉布提最好的礼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疫情,许多国家和地区筑起藩篱,而鲁班工坊项目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经过天津职业大学培训的德班理工大学教师团队运用在华培训所学3D打印技术,使用南非鲁班工坊增材制造设备制作了4000个防护口罩,免费分发到当地医院、养老机构、紧急救助机构等。天津职业大学还向德班理工大学捐赠5万枚一次性口罩,助其渡过疫情难关。德班市长托马斯·卡翁达动情地表示,“鲁班工坊带来了先进技术,助力德班科学抗疫。” (二)培养一批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已建成的20个鲁班工坊围绕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铁路运营、汽车工业、中医中药、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结合合作国家产业需求,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云计算、物联网、动车组检修、汽车维修、物流管理、中餐烹饪、中医药、智慧农业、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等近50个专业,合作举办的学历教育包括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三个层次。开展学历教育达到3000余人,面向中资企业、合作国当地企业以及师生的培训规模超过万人,实现了国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合作国家培养了大量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有力推动优质产能“走出去” 鲁班工坊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了急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降低了运营成本,又为中国技术、管理、标准、产品“走出去”搭建了平台。如吉布提鲁班工坊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培养和培训大批高铁建设运营人才;肯尼亚鲁班工坊、南非鲁班工坊为华为公司在非发展培养ICT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英国鲁班工坊已在英国建立了中国食品展示窗,为天津食品集团的产品出口提供了平台;印度鲁班工坊为在印的中资企业提供装备制造与新能源领域的订单式人才培训;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为泰国鲁班工坊开发整套的实训装备,在东南亚区域得到广泛认可。 (四)扩大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鲁班工坊的建设,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中国装备、中国方案进入合作国的国家学历教育体系。泰国成立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研究中心,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建设质量获得广泛认同,至今已有11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获得合作国教育部批准,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中餐烹饪国际化教学标准经过英国Qualifi 核准颁证,纳入英国普通和职业学历框架体系。吉布提鲁班工坊填补了本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空白。特别是葡萄牙鲁班工坊的建设,标志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已经走进西方发达国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六、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工作介绍 为共鉴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共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国家品牌,在教育部等部委推动下,2020年11月,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在天津成立。联盟成立对于加快鲁班工坊建设速度、保障鲁班工坊建设质量、扩大鲁班工坊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联盟共有72个发起成员单位,秘书处设在天津职业大学,目前正在开展扩容工作,未来联盟成员将超过200家。 联盟成立以来,在教育部指导下,积极争取外交部、商务部、国合署等国家部委支持,搭建鲁班工坊理论研究、项目建设和宣传推广平台,规范全国鲁班工坊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建章立制。制定《鲁班工坊建设规程》和《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工作办法》并经联盟第一次成员大会审议通过,明确了建设鲁班工坊的条件和程序,约定了联盟运行的基本规范。 调查研究。会同天津市教科院先后走访江苏、浙江、福建、重庆、湖南等省市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入了解国内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主要特色和发展瓶颈,为制定适用于全国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顶层规划。经教育部国际司认可,初步建立了集“项目培育、建设运营、质量评估”为一体的鲁班工坊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按照“质量优先、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托联盟推进全国鲁班工坊建设。 组建智库。组建了由99名来自全国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专家组成的联盟智库,为鲁班工坊项目评审和质量评估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标准。在天津市试行的《鲁班工坊建设评估标准》基础上,联合研究机构共同制定了《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认定标准(试行)》并经专家论证通过。该标准被教育部采纳,并应用于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认定工作。 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认定。协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认定工作,天津市已建成的20个鲁班工坊及浙江、陕西、四川推荐的5个项目入围。 下一步,联盟将继续坚持民间属性,凝聚多方资源,发挥平台作用,规范建设标准,持续完善鲁班工坊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确保鲁班工坊高质量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共鉴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共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家品牌!
【本文系天津职业大学校长郑清春11月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