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谈中国经济: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刘 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日前在“重启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2022)”上表示,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强调实事求是,尊重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刘伟表示,在我们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的新发展征程中,始终在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这一问题上不断完善。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严重挑战和风险、遇到不确定性和困难的时候,我们对客观经济规律的意识就会更加自觉一些。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且提出了破解这些问题的政策要求,突出强调了我们要坚持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刘伟说,从2012年至今十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几乎每年都在强调要及时总结我们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在去年四方面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又继续拓展了六个方面,尤其是,今年明确强调了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这是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刘伟表示,尊重规律、实事求是,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判断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根据这个历史方位的科学和准确判断,来制定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战略,确立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要求安排。现在我们发展的历史方位,有突出的两点,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距离现代化的目标从未像今天这样近,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二是,我们仍然是发展中的大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的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方略一定要基于这个历史阶段出发,任何的超越阶段搜会带来巨大损失。 第二,要正确认识挑战和机遇。二十大报告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我们党在这一问题上的深入,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是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遇更加具有战略性、可塑性,而挑战更具有全局性和系统的复杂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党关于历史机遇问题的一个新认识。所谓“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历史机遇”不是一个完全确定了的事实,而是要经过奋斗努力,甚至惊涛骇浪。对这一问题要有客观认识,并以此来部署我们的方案政策。 第三,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基本经济制度要有细则,要具体化。祗有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才能真正稳定人们的信心。政策对信心是有作用的,但有限,制度才真正稳定人们的信心和恒心。当前,宪法的规定、文件的规定、政策的规定都有,但是在具体执行贯彻落实的时候缺少一系列具体的制度衔接。要通过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 第四,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总结长期实践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对此在经济工作会议和党的重要文件中都明确了这一点。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坚持聚精会神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有社会主要矛盾的最主要根源就是发展质量不高,要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也在于以发展为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实现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要坚持统筹协调,这是近些年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的。统筹协调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各方面的统筹,发展与安全、供给与需求、短期与长期、国内与国际等各方面。同时也包括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统筹协调不是没有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统一起来,重点和核心是发展,各方面要统筹到发展上来。 第六,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规律性认识。 第七,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统一指挥,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出的第一条规律性认识。应对风险挑战、推进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个革命需要有政治凝聚力和组织动员力,来凝聚起全国人民的信心。从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来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这个责任。 最后,刘伟表示,大道至简,核心一点就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