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施一公: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中美高校对话会上的致辞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2223    发布时间:2023-01-05    分享到:

1672904045890123.jpg

施一公


尊敬的蓝如瑾总领事、陈大立副司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中美高校对话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向出席对话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向对话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指出,“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教育交流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进中美友好的民意基础。大学既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行者,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者,一直扮演着中美双边交流最前沿、最具有活力的角色,培养了众多具有世界眼光、综合素质、卓越能力的优秀人才,也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50年前,中美签署了《上海公报》,为两国在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互惠交流奠定了基础。从“政府互派学者”“公派留学”到“自费留学”“合作办学”,高等教育合作已经成为两国间一条强有力的纽带,促进了两国的经济繁荣与科技发展,增进了彼此的相互理解、信任和依存。IIE《2022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美国国际学生最大的生源地之一,占在美所有国际留学生人数的31%;来自中国的学者同样也占在美所有国际学者的31%。除了人员的交流,两国高校间也展开了深入合作,联合创办了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知名高校。

50年后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年轻人到对方国家学习,你来我往、沟通交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两国民众之间的接触以消除误解、增加互信。面对当前中美高等教育合作的困境,双方应该共同努力营造合作的氛围,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展深度合作;应该探索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合作形式,构建全球高等教育新格局。

教育可大,关乎整个世界的未来;教育亦可小,成为突破或恢复国家交往与彼此信任的切入点。展望未来,我们要积极推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创建规范、有序、立体的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合作体系,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民心相通相融,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相信,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在促进解决区域发展问题,进而进一步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性问题方面,大有可为。

最后,预祝中美高校对话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2022年11月26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中美高校对话会上的致辞】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