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2024年联合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
在中国特殊教育发展15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展示和交流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取得的研究成果,推进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2024年联合学术年会,于11月2-3日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由天津理工大学承办。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强国 特教有为——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顾定倩,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理事长唐淑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韩咏梅,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天津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申静涛,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练继建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特殊教育专家学者、特教学校教师、研究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年会收到近500篇论文。
练继建致辞
练继建首先代表天津理工大学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作为中国第一所、世界第四所聋人高等工科院校,天津理工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将特殊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郝奎刚致辞
郝奎刚在致辞中说,天津市教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等重要指示要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为全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总结天津经验,作出天津贡献。
李东梅视频致辞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东梅以视频形式向大会致辞。她指出,新时代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对做好特殊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广大特教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贯彻。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两个分会要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在教育部牵头,中国残联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共同推动特殊教育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特教人的特殊贡献。
李家俊讲话
李家俊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讲话中指出,从我国第一所盲校建立到今天,中国特殊教育已经走过了150年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特殊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此次两个兄弟学会的分支机构共同举办学术年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两个学会的分支机构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引领上担当新使命;要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在一流社团建设上奋进新目标;要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提升服务能力上展现新作为;要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特殊教育的故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朴永馨向年会发来贺信,希望大家在中国特殊教育学科和事业的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
陈如平作专题报告
李天顺作专题报告
雷江华作专题报告
叶宁作专题报告
本次年会安排了四场主报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作《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的专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督学李天顺作《努力开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专题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江华教授作《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研究进展及未来进路》专题报告。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宁作《深化融合育人理念建设一流聋人高等工科教育》专题报告。此次年会同时设立“残疾人教育研究”“融合教育研究”“特殊学生教育研究”“特教师资培养研究”“特教设备及信息化研究”“特殊教育政策、特教协作机制及其他研究”六个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