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横琴顺利举办
6月28-29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研讨会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承办,广东科技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以“高等教育创新与现代产业创新”为主题,搭建粤港澳三地教育界、产业界深度交流的高端平台,共同探索大湾区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来自省内外的高校领导及教学、科研等部门、院系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以及有关教育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负责人和有关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李大胜致辞
广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李大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以全球视野紧扣国家战略与大湾区发展定位,围绕高校学科建设与大湾区产业需求精准对接、AI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体系路径、人文社科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模式等议题,探索高等教育创新路径,回答高等教育何为的时代使命。他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和新兴产业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等教育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部署,三地高校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既有世界一流的科研力量,也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他希望,粤港澳三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应打破地域、体制与学科壁垒,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形成教育支撑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构建以解决产业重大问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
宋永华致辞
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澳门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强调,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肩负着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共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重使命。他指出,高等教育创新是关乎国家竞争力与区域发展活力的核心战略。作为大湾区重要成员,澳门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与“中葡平台”独特优势,在构建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率先突破,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示范。
在“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澳大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中,他深入剖析教育强国战略下区域与高校的共生关系,分享了澳门大学“立足澳门、共建湾区、融入国家、走向世界”的发展定位,介绍了校企合作、延伸办学等实践路径。同时,以中药现代化创新生态链为例,生动展示了澳门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产学研合作全链条上的实践成果,彰显其在推进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与创新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为。
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校长、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会监事长、南博教育总校长仲伟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分别主持研讨会。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教务长暨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伟,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莫家豪,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周万雷,澳门旅游大学创意旅游及智慧科技学院院长赵伟兵,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龚刚,世界数字科学院国际首席人工智能官、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创始会长杜兰,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赵祎鑫等作专题报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廖益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