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2015/01
陆叔云:我心目中的《中国高教研究》
陆叔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原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三十而立”,意味着一个30岁的人应该能够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同样,对一本期刊来说,创刊30年,意味着她经过风风雨雨的洗礼、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找到适合本期...
-
19 2015/01
张笛梅:我与《中国高教研究》
张笛梅 (《中国高等教育》原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秘书长) 《中国高教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期,她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在推动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是《中国高教研究》办刊历程的见证人、合作者、参与者。在她创刊30周年的时候,谨...
-
19 2015/01
刘海峰:学术刊物的初始形态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本刊物办了30年,总有值得回顾与展望的纪念意义。欣逢《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周年,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员,确实觉得可喜可贺。 在各方面都发展迅速、变动频繁的当代中国,大多数办刊历史在30年以上的学术刊物,如今的模样跟其创...
-
19 2015/01
胡赤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
胡赤弟 (宁波教育局副局长、教授)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意义的发现是人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践活动专指人的主体活动,是属于目的性的、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人认识的实际出发点,也是人的一切认识的根本内容。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
-
19 2015/01
刘献君:三十而立——祝贺《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周年
刘献君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年了,三十而立,热烈祝贺!我与《中国高教研究》的亲密接触,主要是近十年。发的文章虽然只有十来篇,但有两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此由衷地感谢刊物的主编及编辑同志。 经过30年的奋斗,由于历届主编及众多编辑同...
-
19 2015/01
张德祥: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风雨同行
——写在《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 张德祥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 《中国高教研究》从创刊至今,始终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繁荣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为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为指导我国高...
-
19 2015/01
周远清:我任会长12年
周远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我于2000年11月就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会长,2006年4月在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连任会长,2012年8月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正式卸任,担任了近12年的会长。我离开行政岗位以后的主要精力就用在学会的工作上了。2013年学会举行成立30...
-
14 2015/01
瞿振元:国际视野下的2014中国高等教育热点
瞿振元:国际视野下的2014中国高等教育热点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诸多意义重大、...
-
14 2015/01
瞿振元会长在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讲话
...
-
14 2015/01
张应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
张应强 摘 要: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高等教育改革,首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一是要摒弃“打补丁式改革”,做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政府要转变思维观念,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营造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